反社会又或者边缘型人格障碍怎么办? 4个回答
本人今年才初一,但是在小时候就意识到自己和别人不太一样,我没有共情能力和接受情感的能力,比如一部十分催泪的电影使整个影厅的人都哭了但是我一定是那唯一一个还在嫌弃剧情无聊的人。 或是朋友因为一件事和我吵架,他都想把我肠子掏出来勒死我了我这时的情绪可能还是没有一点生气,反而还在想今晚吃啥。 大概就是别人什么情绪我都不会受到影响,这也导致每天都有一堆人找我倾诉,而且我无法接受情感,像父母和我说我爱你或朋友说我不会背叛你之类的话我都无感,甚至觉得恶心。 但是由于父亲心理上可能有问题导致我从小的生活环境十分恶劣,父亲会将自己的怒气发到我身上,打完人又会突然抱住我道歉说爸爸错了,下次爸爸再生气你一定要保住爸爸唤醒爸爸之类的话,这也使我现在都怀疑他有一定恋童癖或打算在我长大后侵犯我,但是现在看来他可能是边缘型人格障碍? 母亲则是很冷漠,我小时候一直觉得她和我父亲才是父女吧?因为母亲的家庭也不算好,父亲赌博不管家,导致她天生自卑,大学刚毕业就因为父亲pua和“可靠”嫁给了他并且生下了我,小时候看到我被父亲打的满脸血都不会管,最多说一句别打孩子了,不管发生什么事父亲都是她的第一位。 这样的家庭导致我从本来的病态变得更病态,我情商高到离谱,就算没有共情能力也能装的惟妙惟肖的,直接奥斯卡影帝,所以我在所以接触过的人类面前都不一样,别人和我说三四句话我就能差不多知道对方喜欢什么样的人并且把自己伪装成对方最喜欢的模样,导致我的“朋友”多到离谱,虽然我本身不愿意和他们打交道,但是我知道朋友多一点没有坏处,有时发生啥了还可以利用利用之类的,所以我一开始觉得我可能是表演型人格。 但是反社会的迹象却不减而增,应该是我脑垂体哪块缺一块才导致我反社会的吧?上面也说了,我天生没有情感,在一定情况下还觉得人类恶心,小时候看到小动物会想杀死,也杀过很多动物,但是都是不大的,最大也就老鼠那么大,正常是像螳螂大一点的昆虫,也想杀过猫猫狗狗但是尸体处理起来太麻烦了,所以放弃了,小时候我喜欢在虫子活着的情况下去除四肢,一点点把肉刨开,让他们感受痛苦,的确,我不知道为什么看到活物在不自愿情况下被折磨到求我的时候会很高兴,很奇怪的XP 大一点后也想过杀人,毕竟14岁以内杀人不违法对吧,后来父亲得了绝症(当时我应该四年级),去很远的地方治疗后又回来了,这期间再次把我折磨到崩溃,有一次很晚了,我听到他在大喘气并且喊我,我选择不管,因为之前就想杀了他了,但是没想好要独自处理尸体还是伪装成他要对我出手被我反杀,但是都容易露馅,并且我还有个妹妹,她一但目击就很麻烦,那次也是她发现了父亲的不对劲打了电话,就没杀成。 后来父亲死了,葬礼上我也没有任何情绪波动,但还是假装哭,因为我有严重的泪失禁,所以哭出来很简单,所有人都以为我很不舍父亲,我不伤心不仅仅是因为我没有这个情绪板块,更因为我不知道人为什么要因为死人而伤心,每个人最后都会死不是吗? 我对外声称自己是无性恋,不喜欢人类,其实我对人类还是有一定好感的,但这种好感并不是“爱”,而是看到所谓“心动”的人时想要看到她痛苦时的冲动。 因为我之前以为我喜欢过一个人,我当时以为这一定就是喜欢,但是后来ta受伤时我产生了想让ta被折磨到生不如死的想法后知道了这大概不是他们所说的“爱”,也认清了我的情感板块中没有“爱”这一块 现在我能压制住对人类出手的冲动和尽量不去伤害小动物的想法,但是说实话,我不知道我到底是谁,因为我虽然正常情况下没有情绪但是一但有了情绪就一定是十分严重的情绪,严重到可以直接杀死对方那种,但是情绪转变的又会快到离谱,上一秒还生气下一秒因为看了某个搞笑视频直接笑开花。 WTF……我到底是谁,是反社会那个还是情商超高那个,在每一个人面前我都是不一样的,所以我到底是那个?本身的我,不是伪装出来的我到底是哪个? 我不知道,却有时在乎。
匿名网友
2024-02-13 17:02:55
求助问答
你好:很高兴认识,也许你是10岁或14岁、18岁,也许你已不再年轻,那这封信就写给如今的少年,以及曾经少年的你。这封信比较长(五千多字),读完大约需要20分钟,没办法,我似乎有太多话要对你讲。首先,请允许我道歉。因为我使用了“问题少年”这个词来称呼你,说实话我有些惭愧,
去看看微信、微博、小红书、抖音,随着通讯技术和自媒体行业的发展,我们越来越没法离开手机、离开社交媒体,我们习惯在朋友圈分享日常、从微博与明星互动、刷抖音看大家的精彩日常。但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性。停不下来的抖音、永远有小红点的微信,我们似乎越来越放不下手机。我们与社交
去看看在百度的搜索框中输入“分享欲”,诸如“分享欲是最高级的浪漫”、“为什么说分享欲很重要”的语句,逐次映入眼帘。在人们表达欲爆棚的年代,分享和表达变得容易:你只需要在聊天框中输入几行字,或者点击“转发”键,天涯海角,信息也可以传递到爱人眼中。在亲密关系中,分享欲扮
去看看时间看起来好像完全消逝,其实不然,它正与我们自身融为一体。如今的年轻一代也开始怀旧了。最近热播的《浪姐》中“甜心教主”王心凌回归大众视野,让许多人感叹“我的青春回来了!”;上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港星视频仍在网络上保持着高热度,复古港风重新流行起来;近两年y2k千禧
去看看若干年前,papi酱曾在一个节目里做过一个表态,大意是将生命里的重要人物进行排序,她将自己排在以第一位,伴侣排在第二位,孩子排在第三位。彼时,我所关注的好几个女性自媒体写手对她的这一表态给予了极高的肯定和赞誉,认为这是现代女性自我意识觉醒的一个很重要的姿态。我在当
去看看当一个来访者带着满肚子的委屈和苦水,甚至整个大半生的辛酸故事进入咨询室,非常强烈的倾诉欲,说个不停,一边控诉着种种自己遭受的不公平、不合理对待的细枝末节,一边陷入满满的委屈(或愤怒等)情绪中。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收集必要信息进行评估,或为了帮助来访者恢复理智以进行
去看看